當今世界,技術的指數級增長讓人們的生活日新月異,追逐流行與新潮似乎已成為人類的本能。在這種趨勢下,一些傳統(tǒng)手工藝受到冷落,甚至面臨存亡挑戰(zhàn)。如何讓“慢工出細活”的匠人技藝不被“快節(jié)奏”的時代浪潮所淹沒?人工智能為傳統(tǒng)技藝的延續(xù)提供了一種新選擇。
據報道,日本總務省自2019財年啟動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分析和保存?zhèn)鹘y(tǒng)手工藝的試點研究。通過在匠人手腕上安裝傳感器,對手指和手腕等動作的數據進行收集,并利用攝像機拍攝作業(yè)過程等方式提取必要信息,匠人的手工制作實現數據化,之后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進行分析,整理成影像資料和教材。該項研究有望為匠人技藝的傳承留下希望的“火種”。
先進技術與傳統(tǒng)技藝的融合,帶來的是更美好的未來。每一種技藝都承載著特定的時代記憶,凝萃著人類智慧的結晶。每一項具有突破性的科技成果,都閃耀著人文精神的底色。從這個意義上講,技藝的傳承不僅讓“術”繼續(xù)造福后代,更令文化生生不息。正是因為在傳統(tǒng)基礎上的創(chuàng)造,人類的技術創(chuàng)新才能不斷攀登高峰。突破未來技術奇點的靈感,很有可能就蘊藏在不甚起眼的傳統(tǒng)經驗中。
從古老卷軸設計中汲取靈感,加拿大女王大學的科學家制造出了世界首款可卷曲觸屏平板電腦,把柔性設備技術推向了全新領域;受千變萬化的折紙啟發(fā),哈佛大學威斯研究所的科學家發(fā)明了旋轉驅動十二面體海洋生物采樣器,解決了軟體動物不易安全捕捉的難題。當前人工智能的迅猛發(fā)展,更是與基于海量數據之上的“深度學習”分不開。
韓國棋手李世石與“阿爾法狗”的人機圍棋大戰(zhàn)還沒有從大眾的記憶里褪去,但“深度思維”公司新研發(fā)的人工智能“阿爾法零”,在自學8小時后即可擊敗“阿爾法狗”。人工智能與傳承幾千年的圍棋技巧結合,其轟動世界的效應引發(fā)深刻思考。
美國斯坦福大學2016年9月發(fā)布《人工智能100年》報告指出,未來15年,人工智能長足大發(fā)展將取決于能否促進人文關懷、增強社會理解并獲得政府信任。在這些方面,向后看,關注人類傳統(tǒng)文化精髓,人工智能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龐大的數據存儲和信息處理功能,圖像識別、語音交互、全息影像等一系列前沿技術,能夠打破時間與空間的維度,甚至跨越因地域、語言、民族等限制而造成的理解與交流的鴻溝。
被大火付之一炬的巴西國家博物館有望在人工智能的幫助下得到數字化復原;通過智能聊天機器人“敦煌小冰”,歷史迷們能實時收到定制推送的敦煌文化信息;利用人工智能的數據挖掘技術,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科學家內羅·克里斯蒂亞尼尼分析了1800年至1950年間的3500萬篇英國地區(qū)新聞報道中的286億詞匯,發(fā)現了歷史學家用傳統(tǒng)方法無法找到的歷史事件。
“向前看”的技術革新固然重要,“向后看”的人文情懷同樣可貴。與歷史和傳統(tǒng)相碰撞、相融合,不僅能讓人工智能閃耀人文的光澤,也能為其開拓新的發(fā)展空間。